以精神生活富裕为引领 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陶瓷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更是承载历史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滋养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当前,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精神生活富裕的本质要求融入行业发展实践,激发内生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把握精神需求新变化,重塑行业价值导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对陶瓷砖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实用、耐用功能,转向更高层次的美学价值、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精神生活富裕强调“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统一,这为陶瓷砖行业指明了方向:产品不仅是铺贴于空间的建筑材料,更应是营造美好生活氛围、满足精神愉悦的文化艺术品。 

  行业企业必须深刻理解这一转变,将共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例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元素(如青花瓷意象、山水意境、古典纹饰),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制造工艺相结合,开发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产品,使陶瓷砖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媒介。同时,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体现对“和谐”“文明”价值的追求,引导理性消费,提升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形象。 

  二、推动文化创意赋能,提升产品与品牌的精神内涵 

  精神生活富裕的核心在于精神世界的丰盈与生命意义的充盈。陶瓷砖行业应积极拥抱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跃升。 

  一方面,强化设计驱动。加大对原创设计的投入,鼓励设计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哲学思考、艺术审美融入砖体纹理、色彩搭配、空间应用方案中,使每一片砖都讲述一个故事,承载一份情感。支持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设计中心,举办设计大赛,提升行业整体设计水平。 

  另一方面,深化品牌文化建构。品牌不仅是商标,更是价值承诺和精神标识。企业应着力塑造独特的品牌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品牌叙事、用户体验、营销活动等,传递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对美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例如,打造沉浸式展厅,将产品与音乐、绘画、数字艺术等结合,为消费者提供超越产品本身的美学体验和精神享受,使购买行为升华为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三、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的普惠共享 

  精神生活富裕要求精神文化资源获取机会的公平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陶瓷砖行业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首先,提升高端供给能力。瞄准消费升级趋势,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高艺术性的差异化产品,如大规格岩板、功能性瓷砖(抗菌、防滑、发热等)、定制化艺术砖等,满足高端市场和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消费者需求。 

  其次,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不忘普惠初心,持续生产供应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常规产品,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包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能够享有基础但优质的空间装饰材料,共享发展成果。这本身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提升民众获得感的重要方面。 

  再次,拓展公共空间应用。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公园、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项目,提供能够提升公共空间文化品位和审美格调的陶瓷砖产品及解决方案,为构筑“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贡献力量。 

  四、营造健康产业生态,涵养行业精神气质 

  精神生活富裕离不开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态。陶瓷砖行业应加强自律,共建清朗市场环境。 

  坚决抵制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侵权、虚假宣传等行为,弘扬“诚信”“敬业”的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关爱员工,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创造力,使企业成为员工精神成长的平台。利用行业展会、媒体、数字平台等,传播先进理念、优秀案例、创新成果,促进良性交流,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奋斗精神。 

  五、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行业时代新人 

  实现精神生活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陶瓷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审美素养的机会,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创新创造,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其从生产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在推动行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熟悉制造又深谙文化、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行业人才,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陶瓷砖行业应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富裕的本质要求,将其内化为行业发展的战略指引和价值坐标。通过以文化创意赋能产品、以价值引领重塑品牌、以普惠共享优化供给、以健康生态涵养风气、以人的全面发展夯实根基,必将走出一条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有内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贡献。

(禅城陶瓷协会党支部  供稿)


  • 分享到 :

上一篇:树行业正气、立行业新风 陶瓷行业要对抄袭说不

下一篇:价格战漩涡中的陶瓷砖行业:告别“内卷”方能迎来新生

友情链接 Links

MORE +

行业前瞻 | 慈善公益 | 法律咨询 | 会员企业 | 联系我们 |

粤ICP备11050138号 本站律师顾问:广东中天鼎盛律师事务所

×
消费维权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