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竞争力,才是终极赌注!佛山陶瓷的升维之战

  在“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的今天,城市发展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作为与建筑、人居紧密相关的传统产业,陶瓷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未来竞争力的必答题。唯有主动融入城市绿色发展浪潮,将环境责任转化为创新动力,陶瓷砖企业才能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赢得先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深刻认知绿色低碳转型的紧迫性与战略价值,重塑企业发展理念

  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核心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内涵式增长。对于陶瓷砖企业而言,这要求其必须从根本上摒弃高能耗、高排放的旧有模式,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顺应政策导向,规避经营风险: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高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企业主动进行绿色转型,是适应宏观政策环境、规避环保处罚及限产风险的必然选择,能为稳定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响应市场需求,把握新的增长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建材需求的显著提升,对陶瓷砖产品的绿色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低碳、节能、健康型产品,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更是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提升品牌形象,增强软实力:积极践行绿色生产、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塑造企业负责任、有担当的品牌形象,赢得政府、投资者、合作伙伴及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无形资产价值。

  驱动技术创新,培育核心能力:绿色低碳转型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开发新型环保材料,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锻造和提升的过程。

  二、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全链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借鉴“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的系统观念,陶瓷砖企业应将绿色低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应用、废弃回收的全生命周期。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生产环节节能降碳:这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企业应积极探索清洁能源替代,如加大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同时,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例如采用高效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能源管理中心等,显著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这不仅是降低成本的需要,更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途径。

  推动绿色智造,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这有助于优化工艺参数,减少原料浪费,提高产品合格率,从而在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同时,探索柔性化生产,满足市场对小批量、个性化绿色产品的需求。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开发绿色低碳产品:积极研发和应用工业固废(如粉煤灰、冶金废渣等)、建筑垃圾等作为陶瓷砖的替代原料,减少对天然矿产资源的开采压力。大力发展薄型化、轻量化、功能化(如自洁、抗菌、透水)的陶瓷砖产品,降低产品在生产、运输、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探索建立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推动废弃陶瓷的资源化利用,闭合产业循环链条。

  强化供应链环境管理,带动产业链共同绿色化:企业应建立绿色采购标准,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料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将环境要求延伸至供应链上下游,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绿色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与和谐共生,提升产品价值与用户体验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启示我们,陶瓷砖产品最终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空间。企业应关注产品如何为创造健康、宜居、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聚焦健康人居,提升产品健康属性:研发和推广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无放射性污染、抗菌防霉等功能性陶瓷砖,为室内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提供保障,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家居日益增长的需求。

  助力海绵城市与生态建设:积极开发高性能透水砖、生态护坡砖等产品,为城市雨水管理、减少内涝、补充地下水、缓解热岛效应提供解决方案,助力“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目标的实现。这不仅能服务于市政工程,也能应用于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等,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注重美学与生态的结合:在产品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生态理念,开发仿石、仿木等具有自然质感且更环保的产品,减少对天然材料的消耗,同时提升建筑空间的自然美学价值,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

  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时代背景下,陶瓷砖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本质上是其绿色转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绿色低碳不是负担,而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系统谋划,将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技术创新、能效提升、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陶瓷砖企业定能化挑战为机遇,不仅为自身赢得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坚实的竞争壁垒,更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行业力量,展现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绿色担当。这条转型之路,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必将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美家网)


  • 分享到 :

上一篇:树行业正气、立行业新风 陶瓷行业要对抄袭说不

下一篇:陶瓷企业须谨慎:使用标准勿超越红线,任何标准须正式实施后才可以使用

友情链接 Links

MORE +

行业前瞻 | 慈善公益 | 法律咨询 | 会员企业 | 联系我们 |

粤ICP备11050138号

×
消费维权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