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佛山陶瓷企业要紧跟步伐向更大胜利目标前进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铭记历史、砥砺奋进的重要节点,《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对于佛山陶瓷产业而言,这一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下转型突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伟大抗战精神:佛山陶瓷产业的“根”与“魂” 

  佛山陶瓷,源起唐宋,兴盛于明清,是中国陶瓷史的“活化石”。从石湾公仔的匠心传承,到现代建筑陶瓷的全球领跑,这座“陶都”的发展史,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同频共振。抗战时期,佛山陶瓷人虽身处战火,仍以“宁碎不屈”的气节守护技艺火种——窑工们冒险转移珍贵陶模,老匠人手刻“实业救国”于坯体,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基因,早已融入佛山陶瓷产业的血脉。 

  今天,当佛山陶瓷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聚集超1000家规上企业(2024年有关机构数据),当“佛山制造”的瓷砖铺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更需铭记:产业壮大从来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国家发展的微观投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佛山陶瓷企业的发展,必须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 

  二、全国统一大市场:陶瓷产业升级的“东风”与“舞台”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以来,破除地方保护、优化要素流动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佛山陶瓷产业打开新空间。过去,陶瓷行业受限于区域壁垒,部分企业曾陷入“低价内卷”的困局;如今,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标准统一、质量升级,倒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制胜”。 

  以佛山石湾为例,当地龙头企业东鹏控股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原本分散的区域经销商网络整合为“全国仓配一体化”体系,物流成本降低15%,终端响应速度提升30%;蒙娜丽莎集团联合高校攻关“低碳陶瓷”技术,其“薄型陶瓷板”产品凭借全国统一的质量认证,成功进入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打破了高端市场“进口依赖”的局面。这印证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大舞台”上,企业才能真正检验实力、锤炼竞争力。 

  三、以抗战精神为帆,向“陶瓷强国”目标破浪前行 

  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对佛山陶瓷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在转型压力下保持战略定力,在全球竞争中锚定创新方向。 

  一方面,要厚植“实业报国”的情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对“双碳”目标,佛山陶瓷企业已率先行动:新明珠陶瓷投资10亿元建设光伏陶瓷瓦生产线,将传统建材与新能源结合;欧神诺陶瓷研发“零碳烧成”技术,通过氢能替代煤炭,单吨产品碳排放降低40%。这些实践,正是“把企业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生动注脚。 

  另一方面,要以“视死如归”的勇气突破“卡脖子”技术。长期以来,陶瓷高端装备依赖进口,制约产业升级。近年来,佛山陶瓷机械企业如科达制造,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攻关“大规格陶瓷板材智能成型装备”,打破意大利企业的长期垄断;陶瓷墨水企业道氏技术自主研发的“纳米级色料”,让中国陶瓷的色彩表现力跃居全球前列。这些突破证明:只要敢于“亮剑”,就能在关键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佛山陶瓷产业的征程远未结束。从“制造”到“智造”,从“本土品牌”到“世界标杆”,每一步都需要伟大抗战精神的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佛山陶瓷企业当以抗战精神为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更优质的产品、更强劲的创新、更深厚的情怀,为中国从“陶瓷大国”迈向“陶瓷强国”贡献力量——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禅城陶瓷协会党支部  供稿)


  • 分享到 :

上一篇:树行业正气、立行业新风 陶瓷行业要对抄袭说不

下一篇:陶瓷砖企业销售瓶颈何时解?未来佛山陶瓷产业能否重回黄金时代?

友情链接 Links

MORE +

行业前瞻 | 慈善公益 | 法律咨询 | 会员企业 | 联系我们 |

粤ICP备11050138号

×
消费维权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