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消费监测榜第十期发布,监测周期从2019年9月1日至9月15日,南都民调中心广州消费监测榜课题组共汇总95件广州消费投诉个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本期服务类投诉有53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55.79%,商品类投诉有42件,占44.21%。服务类投诉总量和占比较上期均有所下降,而商品类投诉总量和占比则有所上升。
还有不到半个月,国庆长假就要来临。十一黄金周往往也是消费问题多发期,为避免市民假日踩雷,本期南都民调中心广州消费监测榜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通过挖掘往年国庆消费投诉数据,小结长假消费的痛点槽点,向广大消费者发布国庆长假消费提醒和避坑攻略。
旅游:跟团游小心“被套路”
近年来跟团旅行被曝出不少问题,如部分旅行社利用“低价”“划算”等字眼吸引消费者,却在旅游合同、吃住标准、旅途行程等方面设下套路,如强制购物、额外收费、实际旅途与合同规定有所出入等。
李某与席某向“投诉直通车”反映,两人去年国庆长假到张家界旅行,选择了当地某国际旅行社推出的张家界两日跟团游,旅途中却被导游带去印象张家界特产超市强制消费,导游直接表示游客在该超市买东西,他能获得5%的提成,因此他不希望有人空手出来。他们被迫在该超市逗留了将近2个小时,其间被工作人员不断游说购物。
消费者若要选择跟团旅行,除了要货比三家、认清旅行社资质,还需要警惕旅行社推出的低价团。签订书面合同前,细看合同内容之余,也需要跟旅行社书面约定旅途行程中各项内容,包括旅游保险、吃住行购玩等各方面的具体标准,越详细越好。途中出现强制消费的项目,旅游者有权拒绝,必要时收集用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证据,如发票(或收据)、合同、门票、照片、音像等,可在旅游行程结束30日内要求旅行社办理被迫消费的商品和项目的退款。
餐饮:下馆子注意饮食卫生
市民难得有时间外出旅游,各种吃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得注意饮食安全。国庆假期是食物中毒和秋季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以往不少人在旅途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问题,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也时而出现。近年广州旅行团游客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例如四川海螺沟食物中毒事件和阳江大角湾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其中四川海螺沟食物中毒事件尤为严重,广州一旅行团13人在酒店用餐后出现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其中一名游客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游客在外地旅行时需要小心食物中是否混入了异物,要注意食物是否卫生。有杭州消费者反映,前年国庆长假,她与家人在绍兴柯桥一家酒店吃早饭时,发现餐包里藏有尖锐刺角的玻璃渣,幸好及时发现没有受伤。市民假日外出就餐要额外注意饮食的安全与卫生,留意商家经营的相关资质和卫生环境,选择有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店。
住宿:线上订房要查清信息
节日外出旅游,少不了要提前预订酒店,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在线订房,也时而会出现消费纠纷,如临时更改行程导致在线退款不成功,或是线上宣传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等。有消费者投诉称,去年国庆其上网预订了雅安市某酒店的豪华标间,现场发现该酒店在美团上的图片宣传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所订客房并不符合豪华标间的规格,且价格虚高。
课题组在此提醒消费者,若是选择在网上订房,下单前后均需要与预订的酒店电话确认核实相关信息。同时,在住宿标准方面,消费者也要警惕那些没有申报评星的“准星级”酒店,或是根据部分平台的排名而自定星级的宾馆,应尽量选择经过认证的挂牌星级酒店。
交通:出行购票别买黄牛票
外出游玩,出行安全不容小觑。出行前最好先规划好线路,车票机票提前预订好,否则遇到无票可售便会影响后续安排。有广州旅客投诉称,去年国庆他到外省自由行,其间计划从苏州乘车到合肥,但是当天火车站和汽车站的车票均已售罄,随后有黄牛党向他兜售车票,他便购买了比原价高100多元的黄牛票。对方声称汽车在下午2点40分发车,但实际发车时间是晚上8点,因此被耽误了不少时间。
黄牛党利用旅客急于乘车心理,伺机高价兜售贩卖车票。课题组建议广大旅客通过正规渠道购票,不要轻信黄牛党,若出现“人、证、票”不符被拒绝进站上车,不仅损失钱财,还耽误行程。
购物:“名牌”商品促销陷阱多
十一长假是消费旺季,不少商家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常用的手段有虚构原价、虚假折扣、模糊赠送等方式。目的是通过现价与原价的大差额吸引顾客,清空库存尾货。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价格低廉的“名牌”产品,而忽视产品质量。
市民李先生投诉称,去年国庆期间他在淘宝网上买了3双耐克鞋,总价1100多元。收到货后发现是冒牌产品,随即联系商家并申请退款,但对方不同意退款,他只好请淘宝客服介入协商退货。
来源:南方都市报,佛山市消委会编辑
友情链接 Links
佛山市人民政府 | 禅城区人民政府 |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 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 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 | 美家网 | 搜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