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酒醉三分醒,请代驾要留心眼

  我国自古盛行“酒文化”交友聚会,时至今日“酒文化”更被视为一种普遍的交际行为。在盛情之下,平日代步的车辆成为酒后的一个“累赘”,酒后代驾应运而生。但代驾行业发展迅速,也出现不少良莠不齐的现象,各种消费陷阱潜伏其中。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学会如何避免消费陷阱:

  1. 选择代驾服务前,留心看清保险细则。代驾公司在代驾服务期间会为乘车人员及车辆购买意外保险,若出现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及人员伤亡且主要责任归代驾司机时,可向代驾公司申请保险赔偿。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代驾公司会巧用高额保障字眼代替高额保险赔偿,一旦出现严重事故申请高额赔偿将会困难重重,因此选择代驾公司时需留意相关保险细则。

  2. 选择合法经营的代驾公司提供服务。在觥筹交错的酒店、KTV等场所时常会聚集一群代驾司机,虽然他们有的有“全副武装”的工衣工牌,但并不意味他们背后的公司就是正规合法的代驾公司或真实存在的公司。如果一不留神选择了“野鸡”公司,不仅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发生交通事故或违章都无法进行追讨,而且此类公司的计价软件甚至能随意调整起步价及公里数。所以在选取代驾服务时,最好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正规公司。就算消费场所门外就站着一群代驾司机,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登陆公众号、APP进行下单。其次在代驾司机接收订单后,消费者应核对好司机身份是否与代驾公司指派人员相同。

  3. 莫贪便宜拒绝私单。少数代驾师傅为了省下保险费和信息费不开启订单,会主动降低收费和客人私了,但这样用户会失去代驾公司的担保。建议消费者不要因为蝇头小利同意代驾司机走私单,以防出现纠纷后难以提供有效证据向有关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维权,而代驾公司因无记录而免责。

  4. 防止代驾司机利用不同时段起步价或跨区起步价等手段造成费用纠纷。代驾费用按路程及等候时长进行统计结算,但因为不同时段或跨地域等起步价格有所不同,让不符合操作规定的代驾司机就有了可乘之机。如接近高峰时段收费变更的时候,故意拖延到位时间,或者上车开始服务时不立刻开启计价表等待进入变更时段才悄悄开启。同理,跨区收费即为进入起步价更高的区域时才开启计价。应对该情况,建议消费者在代驾司机到位时留意代驾软件或短信提示,留意手机是否收到服务开始和计费开始的提醒,让违规代驾司机无法骗取高收益。另外,如事后发现问题,也可通过行程记录截取呼叫服务的时间、地点进行订单比对,掌握证据后向代驾公司进行投诉维权。

  5. 避免绕路产生消费纠纷。消费者酒后状态不佳时,有可能被少数操作不规范的代驾司机钻空子,绕行远路获取高计费。所以在代驾开始时,消费者可要求开启导航软件,让代驾司机按照既定线路行驶,避免出现纠纷。如果事后发现计费有出入,事后可拨打代驾公司投诉电话,要求进行行驶线路比对,如核实违规可依法索取赔偿。正规代驾公司对代驾司机的行驶里程都有监控记录,若代驾公司无法做出合理回应,可保留订单依据及提供车辆行程记录等证据到相关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调解。

  6. 代驾司机服务时造成交通违章可进行申诉。代驾公司服务过程中若代驾司机发生违章,可对照违章通知单上的发生时间与接受代驾服务的时间段进行责任划分,再要求代驾公司承担相应交通处罚,一般情况下代驾公司核实后都能作出相应处理。        

  佛山市消委会律师顾问团朱庆程律师点评: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接受代驾服务时,一定要明确我们接受的不是代驾者个人提供的服务,而是代驾平台提供的服务。如果发生纠纷甚至索赔事件,我们需要并且首选平台公司,代驾平台应当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尽到保护义务。上述温馨提示符合此法律规定。虽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对代驾这一种服务单独作出规定。但是根据上位法《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为民事行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的规定。因此,代驾人员应当按照合理路线进行代驾、不得绕路,增加消费者的开支和时间成本。一旦发现此问题,消费者对不合理绕路所产生的费用可以不予承担,由代驾公司自行承担损失。另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根据我国民诉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需要保管好订单、财产损害、或者人身损害的证据,才能获得有效的赔偿。消费者获得赔偿的依据不仅包括上述法律、还包括了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等。因此,事前找正规的代驾平台,是否保留索赔证据,是有效保障自己权益的方式。

  (来源: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

  • 分享到 :

上一篇:树行业正气、立行业新风 陶瓷行业要对抄袭说不

下一篇:消费警示:订制汽车合同中的权责需理清

友情链接 Links

MORE +

行业前瞻 | 慈善公益 | 法律咨询 | 会员企业 | 联系我们 |

粤ICP备11050138号

×
消费维权服务站